在此次峰會上,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、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、CFT50學術成員高峰發表了主題演講《零售銀行數字化轉型的路徑》。
作者:溫泉
來源:零壹財經(ID:Finance_01)
2021年7月22日,“2021第三屆中國零售金融發展峰會暨零壹財經·零壹智庫夏季峰會”在成都隆重舉行,峰會聚焦“創新與監管、銀行數字化轉型、科技賦能、貸后管理”等熱點領域,通過專業分享+圓桌討論+報告解讀+榜單發布等多種方式展開,重點探討新市場環境下的零售銀行轉型,零售銀行數字化轉型的路徑,傳統銀行網點的數字化轉型以及汽車金融的新機遇等話題。 本屆峰會由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導,中國零售金融智庫主辦,成都市青羊區金融工作局攜手零壹財經·零壹智庫聯合主辦,西部金融研究院戰略合作,銀智聯、個人信貸逾期管理發展論壇協辦。深圳市康風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,作為零壹財經獨家防疫合作伙伴,為本次峰會提供防疫服務,全方位提升會議安全。 在此次峰會上,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、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、CFT50學術成員高峰發表了主題演講《零售銀行數字化轉型的路徑》。高峰認為,零售銀行是數字化轉型的突破口。在演講中,他著重分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:第一,數字技術重塑零售銀行發展邏輯;第二,科技賦能創新零售銀行經營模式;第三,數字化轉型成就零售銀行新未來。高峰認為,在數字化時代,數字化思維和數字化能力決定了零售銀行的強弱。 高峰借用華為公司的定義,認為數字化轉型是運用新一代的數字技術構建了一個全感知、全鏈接、全場景、全智能的數字世界,對傳統管理模式、業務模式、商業模式進行創新和重塑,實現業務新增長成功。 他認為,數字技術重新認知零售金融,就是從戰略、客戶、產品、渠道、場景等方面都要發生一些轉變。數據思維重構零售銀行發展邏輯,從規模到價值創造,從高價值客戶戰略到全口徑客戶管護,客戶交互更注重移動端,服務更注重生活的場景化,金融場景搭建更注重合作伙伴連接。 高峰認為,以往金融科技賦能銀行轉型更側重于生產力的變革,但這一輪的數字化轉型更加側重于生產關系和經營模式的變革。 銀行的線上化、智能化,在不同的階段表現形式有所不同:網上銀行強調的是線上化,手機銀行強調的是移動化,直銷銀行更加強調網絡化,互聯網銀行更加強調場景化,遠程銀行從平臺到開放,最后是開放銀行的生態化。這些體現了整個數字銀行的發展路徑。 高峰認為,創新經營模式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:線上化、智能化、生態化。 一是線上與線下相融合。通過高頻非金融生活場景向低頻線上金融服務導流、線上流量向線下金融服務導流,實現線下與線上服務和運營聯動。 二是智能化驅動的場景運營。結合應用場景,強化模型和標簽的開發,在各獲客渠道部署決策引擎,提供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務。 三是金融場景驅動生態化。這種生態化建設是以金融產品和服務為驅動,由內向外去尋找互聯網平臺以業務為導向的鑲嵌邏輯,而不是過分依賴對方的場景去被動應對金融產品的匹配。 高峰認為,零售銀行的數字化轉型需要運用前沿技術創新商業模式。5G的智能化網點轉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,智慧化就是升級版的智能化,就是人機環境系統之間的交互角色最優化。用戶通過5G高清視頻遠程連接理財顧問,由虛擬成像技術和AR眼鏡組成的沉浸式體驗空間,通過智能高清屏幕、全息投影等方式展示銀行金融產品。 零售銀行新未來,除了線上化運營和經營外,還有一點就是,遠程財富管理是未來。遠程銀行是后疫情時代商業銀行創新的數字化新業態,整合了多渠道、多業務、多場景,人與機器有機結合。 最后,高峰總結,零售銀行轉型需要差異化,數字化轉型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。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,而零售銀行恰恰是數字化轉型最好的突破口之一。 一是敏捷文化組織。銀行在產品研發、客群管理、渠道建設這些方面應該快速地適應市場的變化。 二是數據治理和應用能力。數據是整個零售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素。對全行的數據需要統一管理,打破部門壁壘,包括實現前、后臺數據的及時交付和數據的算法,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,實現客戶畫像的精準營銷,發揮數據產品、渠道建設方面的作用。 三是特色化轉型重點。各家銀行應該基于自身稟賦,結合客戶結構的特點,明確數字化轉型的重點。業務規劃在前,技術支撐在后。不能純粹為了數字化轉型而轉型,只有明確業務戰略方向,才能夠更好地提出零售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支撐,才能提升數字化轉型能力。
注: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資產界立場。
題圖來自 Pexels,基于 CC0 協議
本文由“零壹財經”投稿資產界,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,謝謝!
原標題:
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峰:數字技術將重塑零售銀行發展邏輯